主页 > imtoken海外版 > 新华社为何聚焦“币圈”? |新闻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为何聚焦“币圈”? |新闻背后的故事

imtoken海外版 2023-04-11 05:08:46

新华社为何聚焦“币圈”? |新闻背后的故事

比特币赚125亿_如何挖矿赚比特币_比特币日内超短一天赚200万

新华社2021.06.0209:05

比特币日内超短一天赚200万_如何挖矿赚比特币_比特币赚125亿

10天内发布6份调查报告,从挖矿到交易再到融资,涉及虚拟货币产业链诸多重要环节……新华社这组调查报告直击“币圈”乱象的症结,不仅在“币圈”掀起了一场风暴,整个虚拟货币产业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被公之于众。

新华社为何密切关注“币圈”?

不能让“空气币”收割血汗钱

崩盘、跳水、血洗……自5月19日以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行情走势中,这些“惨烈”的词被一遍又一遍地使用。 每一次价格的大变动,都牵动着“炒币人”的情绪,刺激着每一位围观者的神经。

比特币一夜暴跌近30%,记者联系“币圈”熟人了解情况,不胜唏嘘。 他们有的因加杠杆300万元瞬间“蒸发”,有的因近期盈利血本无归,有的因交易平台异常无法运行而损失惨重……

一夜暴跌带来的风险警示比数以万计的提醒更强烈,但这些惨痛的代价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必须尽快出报告,揭秘币圈投资风险!

5月20日,第一篇向公众介绍币圈风险的文章成功播出,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接下来的10天里,虚拟货币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过山车”式涨跌。 新华社紧跟热点,陆续发布调查报道。 许多人看到了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门道”。 “:

那些专注于通过“空气币”赚钱的创始人,往往先注册一家空壳公司,花钱找外包团队设计一种“虚拟货币”; 通过广告、讲座、名人平台、网络直播等方式,夸大项目; 然后吸引投资者利用海外平台众筹“挂牌”充值交易; 巨额持有者操纵价格飙升,吸引更多资金抛售,“收割”投资者的血汗钱。

狗币、猫币、猪币、鳗鱼币……

“空气币”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物支撑,没有任何应用价值。

一旦此类投机炒作标的价格崩盘,潮水退去,给投资者带来的只有巨大的损失和遗憾。

而且,就我国现行司法实践而言,虚拟货币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由此产生的后果和损失由相关当事人自行承担。

采访中,被骗的曹女士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 她说:“我知道投资虚拟货币风险很大,但我当时的想法是,只要有人买,我在中间转手,总能赚到钱。”

被骗收割的投资者,有一部分是被高额收益驱使,被甜言蜜语蒙骗,但也有不少明知可能是骗局,却仍愿意冒险,希望自己不要被骗最后一个“传鼓”太棒了。 正是在这种“赌徒”心态下,许多投资者一步步落入了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

因此,在系列报道中,记者往往会花大量篇幅提醒虚拟货币交易存在炒作风险,恳请公众远离“炒作”,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令人欣慰的是,稿件发表后,记者收到了网友的积极评价。 不少人直言,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不会贸然涉足看不清、看不懂的领域。

不让高耗能“矿山”挪用宝贵资源

既然要深究“币圈”的乱象,就必须从产业链上游的调查入手。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没有实物,由计算机生成的一系列复杂代码组成,需要通过计算机根据算法运算获得,俗称“挖矿”。

虚拟货币挖矿需要借助计算机计算比特币日内超短一天赚200万,而用于挖矿的“矿机”必须具备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而且一般算力都比较高。

“矿主”为了早日兑换虚拟货币,聚集了很多“矿机”组成“矿场”,日以继夜地挖矿,耗电量巨大。

5月26日,记者探访的某“矿山”厂房外观。 它的名字是“数据中心”,其实是“我的”。新华社记者张云龙摄

“矿场”的耗电量有多大? 必须去实地一探究竟。 但暗访这种深山深谷的隐蔽“矿山”,需要勇气和魄力。

记者从四川省康定市古赞镇乘车,经过一段地图上没有的土路后,终于来到了河岸边的一处“矿山”。

简陋的厂房内,一排排大铁架子上,高速运转的“矿机”散发出阵阵热浪,风扇的轰鸣声甚至盖过了大渡河支流巴浪河的奔流声不是很远。

通过与“矿场”康定当地多位运维人员交谈比特币日内超短一天赚200万,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实际上是打着“水电费”的旗号,打着“数据中心”的旗号从事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公司拥有十几个直连川西小水电站的“矿山”。

随着调查的深入,“矿山”的耗电量越来越惊人:

有的“矿山”一天耗电上百万度; 西部省份一座“矿山”一个月可“吃掉”4500万度电; 一个城市一年的总用电量; 全球比特币挖矿用电量相当于一些中等国家的用电量……

5月26日,记者在西部某省某“矿场”看到,每个机房的金属架子上都摆满了“矿机”,风扇轰鸣,机箱外尘土飞扬。 .新华社记者张云龙摄

这么大的用电量,既没有支撑起任何实体产业,也没有产生任何实际价值,也没有拉动就业和税收。

记者走访了一家号称从事“数据业务”,实则在挖矿的公司。 去年,平均每月用电量高达2500万度,年税收仅为25万元。 偌大的厂房里,只见几个工人。

在我国,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在2018年已经逐步被淘汰,但对于挖矿行为,监管当时并没有明确开展打击和治理工作,也没有鼓励。

在记者的印象中,当地政府早年对“地雷”的态度有所不同。 有些人显然“不受欢迎”,而另一些人则保持观望。 只要“矿场”不违规从事金融业务,不参与洗钱活动,不“偷电”,就可以经营。

一些“矿场”打着“水电消纳”的旗号,打着“区块链”、“大数据”的幌子从事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并进入了部分地区的“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成为水电消纳“示范企业”。

5月26日,记者探访“矿山”现场,大厅一角随意堆放着一些设备“残骸”。新华社记者张云龙摄

随着虚拟货币的出现,挖矿的电力消耗也在爆发式增长,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虚拟货币挖矿的高能耗问题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警惕。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对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进行清算。 截至4月底,已有35家矿业企业关停清算。

这一次,国家和地方都发出了更加明确有力的信号。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51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

打击虚拟货币挖矿,不仅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出台文件,停止挖矿、切断增发; 出台电价、土地、税收、环保等综合措施,促进存量企业有序退出。

制度壁垒不能放松

“既然我国已经清算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为什么‘币圈’人那么多?炒币似乎也没有耽搁。” 网友在稿件评论中经常会提出类似的问题。

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发文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比特币不能兑换成人民币,​​也不能用于支付结算。

那么,国内“矿山”挖出的大量虚拟货币,是如何变现并维持企业运转的呢? 境内投资者在境外交易平台的虚拟货币如何充值、提现?

这表明部分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并未严格执行相关要求,给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留下了可乘之机。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担忧: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投机风险是否会传导至金融体系……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公告,再次明确:

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会员单位不得使用虚拟货币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价,不得承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向客户提供其他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 互联网平台企业会员单位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经营活动提供网上营业场所、商业展览、营销宣传、有偿引流等服务。

协会发声、引导会员单位加强自律固然重要,但监管部门及时出手更为直接有效。 有人建议监管部门对违规提供服务的机构加大处罚力度,杀鸡儆猴。

事实上,不应该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提供支持的不仅仅是金融机构。 目前,投资虚拟货币“一夜暴富”“一夜暴富”的包装宣传随处可见。 视频网站、群聊贴吧有所谓“大V”引流,朋友圈“资深人士”传授“炒币”经验。 海外平台APP可流畅操作境内交易...

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监管不是单一部门的单一监管,而是综合政策。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参与,落实职能监管。

如果只有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虚拟商品进行交易,普通人可以自由参与交易,风险自负。

但是,如果将虚拟货币包装成“大手笔”的投机炒作标的,吸引投资者进入交易平台,则必须加强系统的围栏,以保护民众的利益。

虚拟货币的暴涨暴跌仍在继续,谁也不知道这场“过山车”何时才能走到尽头。 但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报道,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远离“币圈”风险,及时踩下“刹车”,防止风险进一步传导,新华社保持初衷紧盯“币圈”将实现。

策划人:赵成

制片人:胡青海

统筹:王敏、赵晓晖、王宇

记者:吴宇、陈健、毛振华、王晨阳、张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