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imtoken多签钱包 > 区块链技术的主要误用:将区块链用作“去中心化数据库”

区块链技术的主要误用:将区块链用作“去中心化数据库”

imtoken多签钱包 2023-02-01 05:08:05

区块链的最佳应用是发行代币并确保其正确流通。与经济活动的联系应该通过代币的使用和流通来完成。

前言

十多个小时后,中本聪“发币”九周年:九年前的这一天,比特币创世区块被挖出,伴随着《泰晤士报》03/Jan/2009 Chancellor on银行第二次救助的边缘”,开启了加密货币和价值网络的新时代。

9年过去了,区块链领域在行业应用上依然相对沉寂,而在代币发行如火如荼的“冰与火”形势下,“区块链应用将何去何从”的问题。 2018年成为了整个领域关注的焦点。文章中,作者总结了自己长期以来对区块链应用合理模式的思考和结论,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区块链技术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一些贡献。

文章的重点是两个话题:区块链应用的反模式和联盟链的发展方向。这两个问题似乎不是绝对必要的,但在现实中却是齐头并进的。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一、区块链应用的反模式

在一次区块链应用研讨会上,作者分享了《超级POS机:通证经济时代的杀手级应用》,明确指出了当前区块链模式的主要误区:区块链被视为“去中心化” database”,用​​于像传统数据库一样记录业务流程和状态,希望通过共识机制优化一些具有多方参与特性的处理流程。

作者以网上一篇文章为例:《一篇了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际贸易跨境支付模式的文章》,并指出文中描述的方案是“经典误用区块链系统“”。其实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很好,包括问题的分析,系统的价值,以及整体的结构。唯一的问题是“区块链账本”是如何使用的在方案中。

本文详细描述了区块链账本中记录的内容以及与业务流程的关系。可以说达到了系统详细设计的水平,可操作性强。正因为如此,区块链被滥用的关键细节被充分曝光——文章在系统价值和共识链接的描述中有以下两段:

1、"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中,所有参与支付结算的节点,包括进出口商,都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起来,共同维护支付交易信息,共同参与一致性验证。进口商通过区块链付款后,如果进口商未能收到出口商真实有效的发货信息,进口商将在一致性验证过程中拒绝付款信息,出口商将无法收到汇款因此,通过区块链支付,参与交易的各方共同维护交易记录区块链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参与交易信息的验证,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支付风险。”

2、“A公司、B公司、C银行、E银行、做市商等相关角色根据收到的客户信息、订单信息、汇率信息、发货信息等核对数据的真实性,等,一致性验证。如果所有验证通过,则跨境电商交易的相关方达成共识,交易被确认。”

从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系统一定不能真正投入运行,或者它的运行逻辑存在根本性的错误:

首先,从信息来源来看:“客户信息、订单信息、汇率信息、发货信息”,区块链节点如何验证“真实性”?如果这些数据源在链上,那么信息就不具备“真实性”的概念,只需要通过区块链的共识算法来确认其有效性。显然,这不是作者的意思。如果数据来自链外,那么每个节点根据链外的信息(客户是否有效、货物是否实际收到、汇率是否正确)来判断数据的真实性这样一来,区块链中各个节点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预言机”(Oracle),只是根据预言机的数据做出判断,没有共识算法发挥作用的地方。

其次,从共识机制过程来看:进口商没有收到提货信息,可以拒绝共识;每个人只有在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共识。这是什么共识算法,PBFT?那不是说大于(n-1)/3的节点可以达成共识吗? POW,POS,他们都没有说必须一致。他们为什么投反对票?

作者必须遗憾地指出,本文作者根本没有理解区块链共识机制的概念,而是将其替换为现实世界中的“基于事实的判断”。遗憾的是,我看到的大量联盟链应用中所描述的共识机制及其价值都是这样的概念,重点是共识机制给系统带来的优势,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公有制。字段。链在ICO白皮书里也有这个逻辑,实在是太荒谬了。

有什么问题?笔者希望表达的观点是:从区块链系统的设计理念、数据结构和算法体系来看,没有证据表明将其作为数据库来记录业务流程数据是合理的。如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业务流程数据的记录上,显然记录的正确性是由业务流程决定的。

但是,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一个角色作为其执行者,即流程数据记录的发起者,谁可以决定流程数据的记录内容,其他节点有什么资格和依据参与一个所谓的“共识”来证明这个链接的执行者所记录的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呢?

实际上,在业务流程中,其他角色通过规定的业务流程规则和相应的事实来判断自己的环节是否可以被执行,他们没有任何利益,根本无法到达其他环节的执行者。什么共识,这就是业务流程模型的精髓。上面两段文字反映了这样一个逻辑,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无关。

用一句俗话说:“区块链是一种让互不相识的人一起记账的技术”,这些人彼此之间除了区块链之外没有其他联系,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其他任何角色,他们只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预先确定的算法达成共识,并记录下来。因此,业务流程记录模式与共识机制的逻辑毫无关联,甚至完全矛盾。

太多人把这个概念误解为“让互不信任的人一起记账”,然而互不相识的人自然不信任,也不一定不信任知道对方。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们在事物中具有一个相互关系和角色——无论是不相关的还是基于流程的协作,都是实质性的区别,建议读者自己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客观地说,区块链的滥用并不局限于联盟链。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这种误用在很多公链ICO项目的白皮书中随处可见。但不可否认,联盟链是这种滥用的重灾区。从一个明显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联盟链最主流的产品HyperLedger,没有原生代币,可以说是判断块。一个非常有效的判断链是否被滥用的标准,为了说明这一点,有必要简单提一下token的概念。

二、“令牌”

“通行证”是一个代币,之前大家都翻译/称之为“代币”。 Token的翻译最早由CSDN副总裁孟岩提出,并与21Vianet董事长袁道先生进行了多次对话,供读者查阅。

在中关村区块链联盟第二届研讨会上区块链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作者提出了代币的定义:流通凭证。事实上,这个定义与“代币派”其他成员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这个概念是新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在业界达成“共识”。

作者的定义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的。我认为“流通通证”的概念最适合通证当前的经济含义,也完全涵盖了“通证”的概念。这个视角对于代币的定义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区块链是一个“价值网络”,流通的是价值单位而非普通信息,所以“流通通证”的概念准确地描述了区块链上的价值载体区块链及其运行形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区块链的意义所在。

基于这些概念,结合上一节指出的区块链应用反模式,笔者想明确给出自己的观点:区块链最有价值的应用形式是“发币”——发行代币并确保它正确流动——正如大多数人已经发现和“批评”的那样:区块链是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技术,也是区块链应该做的最好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的详细讨论,作者也会有单独的文章。也可以参考上面孟言的几篇对话和文章,基本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本文的讨论到此结束,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代币模式的区块链应用的特点。

三、一种基于“Token”的国际贸易跨境支付模式

笔者曾经举过一个银行承兑汇票的例子来说明代币应用模型比区块链数据库模型强。在本文中,我将使用上述国际贸易跨境支付的现成案例来描述。

基于token模型实现跨境转账的应用过于简单明了,不需要用业务流程来描述。帐号:

1、付款银行发行代表本国货币1:1的“结算代币”(token)

2、企业用本国法币购买/兑换此结算代币,并在交易过程中的适当时间通过区块链网络交易将代币支付给合作伙伴(支付过程结束)

3、合作伙伴在本国接受结算通行证的银行领取通行证后,可随时兑换本国货币(涉及外汇)。

4、合作银行和付款银行可以通过代币再次进行外汇兑换。具体路径可以是传统的国际汇款,也可以是具有双法货币计价结算代币的区块。网络是在链系统上进行的。总之,这只是二次结算的具体实现。

通证模式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保持原有的所有国际贸易流程不变,只是把之前通过法币支付和结汇的流程变成了区块链上的“通行证”支付结算。整个过程中的每个参与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代币与法币的兑换,代币与代币的兑换,或代币的净额(即钱包余额的增减/账户)与交易对手达成最终结算。

也就是说,只要一家银行发行这种代币,其他银行都可以接受,整个过程可以正常运行,这就需要相关银行和企业组成联盟接受和使用这种代币。结算代币。这不就是“联盟链”所遵循的模式吗?因此,只要在联盟链上发行结算代币,相关贸易方和银行加入联盟链,就可以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国际贸易支付结算。

说到这里,感叹词“题外话”:懂国际结算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本文提出的所谓“结算凭证”其实是有货币属性的——要么是可以接受的合法数字由各国货币,或成为可在国际上流通并基于区块链的“银行承兑汇票”。因此,结算代币仍然存在面额单位的问题。如果其他国家可以接受以人民币计价的结算代币,那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式——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知道的。

言归正传,通过以上解决方案,我们来看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理解国际贸易跨境支付模式》一文中提出的采用区块链的三大优势,其中二、三两点——提高跨境支付效率,节约银行资源,也是可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区块链上的通证(token)准实时转账完成结算,比SWIFT等效率高得多。高中介,减少大量对账工作;另一方面,每一笔“钱”都在所有者的钱包/账户之间转移,无需在大量中介开仓账户,节省资金成本。

关于第一项,原文中“降低跨境支付风险”的作用是基于对区块链作用的误解而想象出来的。所谓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目标仍然由其他进程来保证。相反,基于代币的模型可以帮助解决支付风险问题。由于涉及的选项很多,所以不是本文的重点。以后有机会详细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验证。

一般来说,基于token的解决方案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完全不需要对现有系统的整体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区块链负责多方之间的代币转移,解决方案的价值不言而喻。